正确选择小型装配机器人需要考虑多个因素,以确保所选机器人能够满足特定的生产需求和工作环境。以下是一些关键因素和选择建议:
一、明确应用需求
应用场景:确定机器人将用于哪些具体的装配任务,如制造、包装、部件精整、抛光、压装等。不同的应用场景对机器人的性能要求不同。
负载能力:根据所需搬运或装配的部件重量,选择合适的负载能力。确保机器人在任何位置都能达到关节额定最大加速度。
运动范围:了解机器人需要到达的最大距离,包括最大垂直运动范围和最大动作范围(用度表示)。确保机器人的运动范围符合应用需求。
二、评估机器人性能
重复精度:根据装配任务的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的重复精度。机器人在完成每一个循环后到达同一位置的精确度/差异度越高,装配质量越稳定。
运行速度:根据工作需要完成的时间,选择适当的运行速度。机器人的速度介于0和最大速度之间,需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权衡。
自由度(轴数):机器人的轴数决定了其自由度,即能够执行的动作范围和灵活性。根据装配任务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轴数。
三、考虑硬件和软件配置
控制器功能:了解控制器的功能是否满足需求,包括是否需要额外的许可费用、扩展I/O功能、版本更新等。
示教盒:考虑是否需要购买示教盒,以便更方便地为机器人编程。
机械手末端工具及视觉系统:根据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机械手末端工具和视觉系统,并确保它们可以方便地与机器人整合在一起。
安装固件:如果机器人需要安装在特殊位置(如水平或倒置位置),可能需要额外的固件。
软件:了解编程软件包的功能和升级费用,确保软件能够满足需求并具有可扩展性。
四、关注长期成本和维护
维护需求:了解机器人的维护需求和频率,以及维护成本。频繁且费时的维护工作会增加拥有成本。
电话支持:了解制造商是否提供常规的电话咨询服务,以及是否需要签署服务合同。
可靠性和寿命:考虑机器人的可靠性和寿命,以及故障间隔时间(MTBF)等指标。
时效性:了解制造商是否定期推出新机型,并关注旧机型的支持期限。
五、选择可靠的制造商和供应商
制造商类型:了解制造商的主要业务是销售机器人还是生产和销售其他类型的产品。选择具有专业能力和良好信誉的制造商。
售后服务:了解制造商提供的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包括质保期限、定期系统更新和功能升级等。
用户评价:参考其他用户的评价和反馈,了解机器人的实际使用情况和性能表现。
综上所述,正确选择小型装配机器人需要综合考虑应用需求、机器人性能、硬件和软件配置、长期成本和维护以及制造商和供应商等多个因素。通过仔细评估和比较不同品牌和型号的机器人,可以选择出最适合自己需求的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