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

ABB机器人配件服务中心    

ABB机器人配件|机器人配件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新闻分类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产协作机器人发展情况怎么样?它还有哪些不足的地方?
新闻中心
国产协作机器人发展情况怎么样?它还有哪些不足的地方?
发布时间:2025-04-15        浏览次数:5        返回列表
  1. 发展情况

    • 市场规模:2023年中国协作机器人市场整体规模超过14.8亿元人民币,销售出货量超过3万台,预计2027年将增至约9.4亿美元,复合增长率高达22.6%。

    • 主要企业:包括越疆机器人、大族机器人、遨博机器人、新松机器人、节卡机器人、艾利特机器人、非夕科技、达明机器人、珞石机器人、长广溪智造等。

    • 技术特点:具有安全性、易用性、灵活性、共融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电子电气、金属加工、食品饮料等多个领域。

    • 市场应用:工业领域应用市场占据了约74.5%的主要份额,非工业领域应用也在加速渗透,如医疗健康、教育科研和新零售等行业。

  2. 存在的不足

    • 核心部件依赖进口:直驱电机、模块化编码器、力矩传感器等核心部件仍未完全国产化,依赖进口导致成本高昂。

    • 产品同质化:部分国产协作机器人产品同质化比较严重,缺乏差异化竞争优势。

    • 技术瓶颈:在负载能力、精度、速度等方面与国际领先水平仍有一定差距。

    • 市场挑战:外资厂商本地化加速,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国产协作机器人厂商需要在技术、服务和本地化生产方面提升竞争力。

国产协作机器人近年来发展迅速,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技术实力不断提升,但在核心部件、产品同质化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发展情况

  1. 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 数据:2023年中国协作机器人市场规模超14.8亿元,出货量超3万台;预计2027年达9.4亿美元,复合增长率22.6%。

    • 增长动力:工业领域(汽车、3C电子、金属加工)占比74.5%,非工业领域(医疗、教育、新零售)需求加速渗透。

  2. 主要企业表现突出

    • 越疆机器人:全球少数具备全域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负载范围0.5-20kg,广泛应用于汽车、零售领域。

    • 大族机器人:国内唯一核心部件完全自研的品牌,MAiRA机器人在医疗领域表现突出。

    • 节卡机器人:负载1-20kg,主打高精度和易用性,在汽车零部件、3C电子领域广泛应用。

    • 其他企业:遨博、新松、艾利特、非夕、达明、珞石、长广溪等均在细分领域有所突破。

  3. 技术特点与创新

    • 安全性:通过力矩传感器、碰撞检测等技术实现人机共存,无需安全围栏。

    • 易用性:支持拖拽示教、可视化编程,降低使用门槛。

    • 灵活性:模块化设计适应多场景,如越疆的Nova系列用于咖啡拉花。

    • 负载能力提升:节卡推出40kg机型,珞石发布45kg超大负载机器人。

  4. 应用场景拓展

    • 工业领域:焊接、搬运、装配、检测等。

    • 非工业领域:手术辅助、教育STEAM、新零售服务、农业采摘等。

二、存在的不足

  1. 核心部件依赖进口

    • 问题:直驱电机、模块化编码器、力矩传感器等关键部件国产化率低,依赖进口推高成本。

    • 案例:部分品牌因核心部件供应受限,产能和成本控制受限。

  2. 产品同质化严重

    • 表现:多家厂商产品功能、参数趋同,缺乏差异化竞争点。

    • 影响:价格战激烈,利润率承压,不利于长期技术投入。

  3. 技术瓶颈待突破

    • 负载与精度:相比国际品牌,大负载机型(>20kg)的精度和稳定性仍有差距。

    • 速度限制:为确保安全性,协作机器人速度普遍低于传统工业机器人。

    • 软件生态:操作系统、算法库等需进一步完善,提升集成应用效率。

  4. 市场竞争压力

    • 外资品牌本地化:UR、KUKA等外资品牌通过本地化生产降低成本,加剧竞争。

    • 新兴企业涌入:更多传统工业机器人厂商转型进入协作机器人市场,挤压份额。

三、未来趋势与展望

  1. 技术升级方向

    • 核心部件自研:加大直驱电机、传感器等研发力度,降低对外依赖。

    • 软件算法优化:提升运动控制算法、视觉识别能力,增强场景适应性。

    • 负载与速度平衡:开发“力量与灵活兼备”的机型,拓展应用场景。

  2. 市场策略调整

    • 差异化竞争:聚焦细分行业(如光伏、半导体)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 生态构建:与集成商、软件商合作,打造“机器人+系统集成+服务”闭环。

  3. 政策支持与标准制定

    • 政策引导:推动国产协作机器人进入政府采购目录,鼓励国产替代。

    • 标准完善:参与制定安全认证、性能测试等行业标准,提升市场准入门槛。

国产协作机器人已具备规模化应用的基础,但在核心技术和市场细分上仍需深耕。未来,随着国产化替代加速和新兴场景拓展,行业有望迎来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

收缩
  • QQ咨询

  • 电话咨询

  • 13175557688
  • 添加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