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

ABB机器人配件服务中心    

ABB机器人配件|机器人配件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新闻分类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国人形机器人生态大会给整个行业带来了哪些变化和新的启示?
新闻中心
中国人形机器人生态大会给整个行业带来了哪些变化和新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5-04-27        浏览次数:37        返回列表

中国人形机器人生态大会通过搭建技术交流、产业协同与场景落地的平台,为行业带来技术融合加速、生态体系完善、应用场景拓展、标准体系构建等核心变化,同时启示行业需聚焦核心技术攻关、生态共建与政策引导,推动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应用。以下为具体分析:

一、行业变化

  1. 技术融合加速,突破关键瓶颈

    • 多模态感知与具身智能技术突破:大会期间,芯明副总裁周凡博士提出,2D信息已无法满足人形机器人和AI大模型的发展需求,未来训练将依赖大量高质量空间数据,推动感知技术向多模态融合发展。芯明自研的空间智能芯片集成实时3D立体视觉感知、端侧AI部署和SLAM功能,为人形机器人提供空间感知与理解的技术支撑。

    • 核心控制器技术升级:阿普奇推出的KiWiBot系列具身智能机器人控制器,针对集成度低、算力分散等行业痛点,实现感知控制双域融合算控、高算力支持多模态感知与智能决策,并具备实时性和时间同步能力,赋能高精度运动控制。

  2. 产业生态完善,形成协同合力

    • 全产业链条打通:大会通过主论坛、分论坛及展览展示,覆盖人形机器人产品研发、市场拓展、投融资策略、产学研协同、检测标准制定、电池技术及多元应用场景等关键领域,全方位打通零部件供应、本体制造、终端应用及人才培养等环节。

    • 生态链卓越企业涌现:芯明、阿普奇等企业因在人形机器人核心控制器研发、产品应用落地及生态链构建方面的突出贡献,荣获“2025中国人形机器人生态链卓越企业”称号,标志着行业技术能力获业界认可。

  3. 应用场景拓展,推动技术落地

    • 工业场景应用深化:派斯林与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开发的六足仿生机器人,具备80kg负载能力和6自由度运动特性,适用于飞机总装产线作业,推动智能机器人在高端制造领域的产业化应用。

    • 多元场景探索加速:大会期间启动的世界人形机器人场景应用创新大赛,聚焦人形机器人在多元场景下的创新应用,推动具身智能技术突破现实边界,赋能未来产业。

  4. 标准体系构建,规范行业发展

    • 标准体系框架发布:中国电子学会联合机器人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120余家单位,编制并发布《人形机器人标准体系框架》,涵盖部组件、整机与系统、应用等标准,为产业模块化发展提供技术指导,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行业启示

  1. 核心技术攻关是关键

    • 人形机器人作为具身智能的终极形态,需突破多模态感知、智能决策、高精度运动控制等核心技术。企业需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空间智能芯片、核心控制器等关键部件的技术升级。

  2. 生态共建是必由之路

    • 行业需打破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信息壁垒,形成信息对称的产业生态圈。通过大会等平台,促进上下游企业深度交流与合作,推动科技成果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与落地。

  3. 场景落地是价值体现

    • 人形机器人需从实验室走向工厂、家庭、社会等实际应用场景。企业需聚焦工业机器人“危繁脏”岗位替代、商务/服务领域陪伴机器人等场景,推动技术商业化落地,实现市场认可。

  4. 政策引导是重要保障

    • 中央明确推动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等技术研发应用,并设立养老服务重点项目。地方政府如上海嘉定、江苏无锡等,通过发布政策、需求清单、建设实训中心等措施,为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收缩
  • QQ咨询

  • 电话咨询

  • 13175557688
  • 添加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