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于8月15日至17日在北京“双奥场馆”——国家体育场(鸟巢)和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举办,这是全球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参赛主体的综合性运动会,旨在通过体育竞赛形式展示人形机器人标志性应用成果,推动产业加速发展。以下为详细介绍:
一、赛事基本信息
主办单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市人民政府、世界机器人合作组织、亚太机器人世界杯国际理事会联合主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总站参与联合承办。
举办时间:2025年8月15日至17日。
举办地点:国家体育场(鸟巢)和国家速滑馆(冰丝带)。
赛事设计:比赛项目总体设计为主体赛事+外围赛事。主体赛事侧重人形机器人技能竞技,包括田径、足球、舞蹈以及物料搬运、药品分拣等;外围赛事侧重趣味性和观众的互动性,包括羽毛球、乒乓球、篮球等。
二、赛事特色与意义
技术检验平台:通过丰富的赛项设置,进一步检验人形机器人“智能”和“体能”的综合能力和融合水平,持续带动机器人的机械结构、人工智能、大模型、光学、传感、材料等多学科的技术进步。
产业推动引擎:加速机器人进入生产生活各类实际场景,激发机器人行业的科技研发潜力,推动机器人全产业链快速发展。
国际交流窗口:本届大会计划邀请30余家国际支持机构,吸引逾30位国际重点专家学者、产业领袖及百余支国际赛队齐聚,国际展商占比突破20%,为全球人形机器人领域提供交流与合作平台。
三、参赛要求与规则
参赛队人数:每一个参赛队人数不超过5人,比赛期间最多允许2名参赛队员进入比赛场地。
联合参赛规则:4×100米接力跑项目最多可由4个参赛队联合参赛,其余比赛项目仅允许独立参赛。
机器人要求:参赛机器人应满足自备能源等条件,具体技术规范与评审标准由赛事组委会制定并公布。
四、场馆优势与象征意义
场馆历史与功能:国家体育场(鸟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场馆、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场馆,也是全球首个“双奥开闭幕式场馆”;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是冬奥会速度滑冰项目比赛场馆。两场馆均具备世界级赛事承办经验与设施条件。
象征意义:在“双奥场馆”举办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既体现了北京作为“双奥之城”的科技底蕴与创新活力,也象征着人形机器人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