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

ABB机器人配件服务中心    

ABB机器人配件|机器人配件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新闻分类
首页 > 新闻中心 > 外骨骼机器人!
新闻中心
外骨骼机器人!
发布时间:2025-05-14        浏览次数:39        返回列表

外骨骼机器人是一种可穿戴的机械结构,也被称为“可穿戴机器人”,它融合了动力控制、传感、信息、移动计算等技术,对使用者的肢体动作进行辅助或增强,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以下是对外骨骼机器人的详细介绍:

一、分类

  1. 按功能分类

    • 增强型外骨骼机器人:可帮助使用者增强肌肉能力、减轻负荷,多应用于军事及工业领域。

    • 康复型外骨骼机器人:可辅助肢体运动障碍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多应用于医疗康复领域。

  2. 按能源利用方式分类

    • 无源/被动外骨骼机器人:不需要外部供能,通过机械结构将重量引导到地面,利用地面支撑降低人负重时候的负荷,起到减负和减少能量消耗的作用。

    • 有源/主动外骨骼机器人:需要外部供能来驱动机器人运动。

二、工作原理

外骨骼的运作依赖于“感知-决策-执行”的闭环系统:

  1. 感知:通过肌电信号或运动学数据判断用户意图(如站立、行走),例如EMG信号可提前200ms预测动作。

  2. 决策:建立人体-外骨骼耦合模型,计算关节力矩需求与能量分配。

  3. 执行:驱动器根据算法指令输出精准力矩,与人体肌肉协同完成动作,降低代谢消耗(实验表明可减少20%~30%步行能耗)。

三、应用领域

  1. 医疗康复领域

    • 辅助肢体运动障碍患者(如脊髓损伤、中风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帮助他们形成科学的站立、行走姿势,促进肌肉力量增长和中枢神经恢复。

    • 为老年人、运动功能部分丧失的病人提供日常活动辅助,如帮助他们行走、上下楼梯等。

  2. 工业领域

    • 提升工人负重能力与作业效率,如物流搬运、制造业等场景。

    • 降低工伤风险,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3. 军事领域

    • 增强士兵机动性、防护性与武器负载能力。

    • 提升士兵在复杂地形中的作战能力。

  4. 消费服务领域

    • 辅助老年人日常活动或运动爱好者体能训练。

    • 在旅游、登山等场景中提供助力。

四、技术挑战与发展趋势

  1. 技术挑战

    • 人机交互自然性:复杂地形(如上下楼梯)下的动态平衡控制仍依赖预编程算法。

    • 能源效率:高功率驱动器导致续航不足(多数产品续航<4小时)。

    • 成本高昂:医疗外骨骼单价超7万美元,制约普及率。

    • 标准化缺失:不同厂商数据接口与控制协议不兼容。

    • 伦理与法规:军事外骨骼可能引发“增强人类”伦理争议,需国际公约约束。

  2. 发展趋势

    • 轻量化:采用轻量化材料(如碳纤维、钛合金)与仿生关节设计,平衡强度与灵活性。

    • 柔性化:基于介电弹性体(DEA)的软体外骨骼,提升穿戴舒适性。

    • 智能化:通过AI技术实现更精准的意图识别、自主决策和与外部环境的交互能力。

    • 消费级产品下沉:开发轻量化助老外骨骼(目标价格<5000美元),满足更广泛的市场需求。

    • 租赁模式创新:工业场景按使用时长收费,降低企业初始投入。

    • 政策支持:将医疗外骨骼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推动其普及和应用。

收缩
  • QQ咨询

  • 电话咨询

  • 13175557688
  • 添加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