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 ABB 机器人 IRB6700-300/2.7 的电机运转声音,需遵循 “安全前提、分阶段监听、对比判断” 的原则,通过 “听、看、记” 结合的方式识别异常,具体操作步骤和判断标准如下:
电机运转检查涉及机器人运动,需先排除安全风险,避免人员受伤或设备碰撞:
确认安全权限:仅授权操作人员执行,穿戴防护装备(如防滑鞋、安全帽,若现场有粉尘需戴口罩)。
清理工作区域:移除机器人运动范围内的杂物(工具、线缆、工件等),确保机器人可达空间无障碍物。
检查安全装置:测试急停按钮(控制柜急停、示教器急停)、安全门联锁是否正常 —— 按下急停后机器人应立即断电,安全门打开时无法启动运动。
进入手动模式:在示教器上切换至 “手动限速模式(T1 模式) ”,速度设置为最低档(建议≤25mm/s),防止机器人高速运动导致误判或危险。
目的:判断电机是否存在 “通电即异响” 的故障(如轴承磨损、线圈故障)。
操作:在示教器上给机器人上电(控制柜主开关 ON→等待系统启动完成,示教器显示 “就绪”),不执行任何运动指令。
监听位置:贴近各轴电机外壳(IRB6700-300/2.7 的电机分布:轴 1 在底座、轴 2 在大臂底部、轴 3 在大臂顶部、轴 4/5/6 在手腕处),用耳朵直接听,或使用长柄螺丝刀(金属端贴电机壳,手柄贴耳朵,放大声音但避免触电)。
正常声音:仅轻微的 “嗡嗡声”(电机线圈电磁声,均匀、无波动),无其他杂音。
目的:判断运动过程中电机与机械结构(如齿轮箱、联轴器)的配合是否正常,排除 “运动负载异响”。
正常电机运转声音的核心特征是 “均匀、稳定、无杂波”,若出现以下声音,需立即停止检查并排查故障:
异常声音类型 | 可能原因 | 应对措施 |
---|
刺耳 “尖叫声 / 高频声” | 电机轴承润滑不足或磨损;齿轮箱缺油;轴卡阻 | 停止运动,检查对应轴齿轮箱润滑油位,拆检轴承 |
沉闷 “咚咚声 / 撞击声” | 电机与齿轮箱联轴器松动;机械限位松动 | 停止运动,检查联轴器螺栓扭矩,重新校准限位 |
不规则 “杂音 / 断续声” | 电机线圈接触不良;编码器故障;电源波动 | 断电检查电机线缆连接,用万用表测线圈电阻 |
突然 “静音”(无声音) | 电机断电;电机线圈烧毁;急停误触发 | 检查控制柜电源输出,测量电机供电是否正常 |
记录结果:填写《电机运转声音检查记录表》,注明检查日期、轴号、是否有异常、异常声音类型及位置,便于追溯和对比历史数据(建议每次维护都记录,观察异响是否持续或加重)。
异常处理:
恢复正常模式:检查完成且无异常后,将示教器切换回 “自动模式(Auto)”,恢复正常速度,清理工具,关闭控制柜(若当天不再使用)。
避免在 “嘈杂环境”(如车间有其他设备噪音)中检查,若环境噪音大,建议使用 “分贝仪 + 录音笔” 记录声音,后续对比分析(正常电机动态噪音通常≤65dB,异常时会超过 75dB)。
禁止用手直接触摸运动中的电机外壳(电机运行时会发热,IRB6700 电机正常工作温度≤85℃,若温度过高(如超过 95℃),即使声音正常也需排查散热或负载问题)。
新机器人或刚维修后的机器人,首次运转时需 “磨合监听”(前 10 小时低速运行,每天监听 2 次),确认声音稳定后再投入正常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