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

ABB机器人配件服务中心    

ABB机器人配件|机器人配件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新闻分类
首页 > 新闻中心 > 介绍一下常见的信号处理方法!
新闻中心
介绍一下常见的信号处理方法!
发布时间:2025-10-20        浏览次数:1        返回列表

信号处理方法的关注很有价值,这是工业控制、数据采集等领域的核心技术,能直接影响设备运行精度和数据可靠性。常见的信号处理方法主要围绕 “降噪、滤波、转换、分析” 四大目标,可按处理域分为时域、频域和时频域三大类,以下是具体分类及典型方法:

一、时域信号处理(直接对时间维度的信号操作)

时域处理是最基础的方法,直接针对信号随时间变化的波形进行操作,适合处理直流、低频或周期性信号。

1. 信号放大与衰减

  • 核心作用:将微弱信号(如传感器输出的 mV 级信号)放大到可采集范围(如 4-20mA),或对过强信号衰减,避免设备过载。

  • 典型应用:工业用运算放大器(OP AMP)搭建放大电路,如传感器信号经放大后送入 PLC 模拟量模块。

  • 关键参数:放大倍数(增益)需匹配输入输出范围,同时控制噪声放大(选择低噪声运放)。

2. 滤波处理(时域滤波)

  • 核心作用:去除时域信号中的干扰噪声(如工频 50Hz 干扰、随机噪声),保留有用信号。

  • 常见类型

    • 低通滤波(LPF):保留低频信号,滤除高频噪声(如温度传感器信号中的高频波动)。

    • 高通滤波(HPF):保留高频信号,滤除低频漂移(如振动传感器中的静态偏移)。

    • 带通滤波(BPF):仅保留特定频率范围的信号(如声音信号中提取特定频段的语音)。

    • 带阻滤波(BEF):抑制特定频率的干扰(如针对性滤除 50Hz 工频干扰)。

  • 实现方式:通过 RC 电路、有源滤波器(运放 + RC)或 PLC/FPGA 中的数字滤波算法(如滑动平均滤波)实现。

3. 信号校准与补偿

  • 核心作用:修正信号的系统误差(如传感器零点漂移、线性误差),提高准确性。

  • 典型方法

    • 零点校准:定期将传感器置于无输入状态,修正输出零点(如压力传感器在大气压下校准零点)。

    • 线性补偿:通过多项式拟合(如 y = ax + b)修正传感器的非线性输出(如热电偶的温度 - 电压非线性补偿)。

  • 应用场景:工业称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信号预处理。

二、频域信号处理(将信号转换到频率维度分析)

当信号的频率特征更关键时(如振动、声音、电磁干扰),需通过傅里叶变换将时域信号转换为频域,分析不同频率成分的占比。

1. 傅里叶变换(FT)与离散傅里叶变换(DFT)

  • 核心作用:将时域的连续 / 离散信号分解为不同频率的正弦波叠加,得到 “频率 - 幅值” 谱图,直观展示信号的频率分布。

  • 区别

    • 傅里叶变换(FT):针对连续时间信号(如理论分析);

    • 离散傅里叶变换(DFT):针对离散时间信号(如数字采集的传感器数据),是数字信号处理的基础。

  • 典型应用:振动检测中,通过 DFT 分析设备振动的频率峰值,判断是否存在共振(如电机轴承故障的特征频率识别)。

2. 快速傅里叶变换(FFT)

  • 核心作用:DFT 的高效计算算法,将计算复杂度从 O (N²) 降低到 O (NlogN),实现实时频域分析。

  • 应用场景:工业设备故障诊断(如通过 FFT 分析水泵振动的频率成分,定位叶轮不平衡问题)、音频信号处理(如频谱分析仪)。

3. 频域滤波

  • 核心作用:在频域中直接抑制特定频率的噪声,比时域滤波更精准(尤其针对复杂频率干扰)。

  • 实现步骤

    1. 时域信号经 FFT 转换为频域;

    2. 对频域中噪声对应的频率成分进行衰减(如将 50Hz 干扰的幅值设为 0);

    3. 经逆 FFT(IFFT)转换回时域,得到滤波后的信号。

  • 优势:可针对性滤除多个离散频率的干扰(如同时滤除 50Hz 和 150Hz 的谐波干扰)。

三、时频域信号处理(结合时域与频域特征)

对于非平稳信号(如突发故障信号、冲击信号),时域或频域单独处理无法完整反映信号特征,需时频域联合分析。

1. 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

  • 核心原理:将时域信号分割为多个短时间段(加窗函数,如汉宁窗),对每个时间段单独做 FFT,得到 “时间 - 频率 - 幅值” 的三维谱图(时频图)。

  • 优势:可观察信号频率随时间的变化(如设备启动过程中,振动频率从低到高的变化)。

  • 局限性:时间分辨率与频率分辨率不可兼得(窗宽越窄,时间分辨率越高,但频率分辨率越低)。

2. 小波变换(WT)

  • 核心原理:用 “小波基函数”(可伸缩、可平移的函数,如 Haar 小波、db 小波)替代 STFT 的固定窗函数,实现不同频率的自适应分辨率分析。

  • 优势

    • 高频信号:用窄窗分析,时间分辨率高(适合捕捉突发信号,如电机断轴的冲击信号);

    • 低频信号:用宽窗分析,频率分辨率高(适合分析缓慢变化的信号,如温度漂移)。

  • 典型应用:电力系统的暂态信号分析(如雷击导致的电压突变)、工业图像降噪(保留图像细节的同时去除噪声)。

四、数字信号处理中的常用补充方法

在工业控制中,采集的信号多为数字信号(经 ADC 转换后),需结合以下方法进一步优化:

1. 采样与量化优化

  • 采样定理(奈奎斯特准则):采样频率需大于信号最高频率的 2 倍,避免频率混叠(如采集 100Hz 的信号,采样频率需≥200Hz)。

  • 量化误差控制:选择更高位数的 ADC(如 16 位 ADC 比 12 位 ADC 的量化误差更小),减少数字信号与原始模拟信号的偏差。

2. 数字滤波算法

  • 滑动平均滤波:取最近 N 次采样值的平均值作为当前输出,抑制随机噪声(如液位传感器的波动信号平滑)。

  • 卡尔曼滤波(KF):通过 “预测 - 更新” 迭代,结合信号模型和测量噪声,实现动态信号的最优估计(如 AGV 小车的位置跟踪、无人机姿态控制)。

  • 中值滤波:取最近 N 次采样值的中值作为输出,有效抑制脉冲噪声(如传感器偶尔出现的尖峰干扰)。

总结:不同场景的方法选择建议

信号类型核心需求推荐处理方法
直流 / 低频平稳信号去除随机噪声、放大时域低通滤波、滑动平均滤波
含固定频率干扰针对性抑制干扰频域带阻滤波、陷波滤波
非平稳突发信号捕捉时间 - 频率变化小波变换、短时傅里叶变换
动态跟踪信号实时最优估计卡尔曼滤波
故障诊断信号分析频率特征FFT、小波变换


收缩
  • QQ咨询

  • 电话咨询

  • 13175557688
  • 添加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