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机器人与基恩士 PLC 有效通信方案
一、核心通信方式(按工业场景优先级排序)
1. Profinet 通信(推荐,主流工业以太网)
硬件要求:
ABB 机器人:需配备 Profinet 通信模块(如 IRC5 控制器的 PNB-800 模块);
基恩士 PLC:支持 Profinet 的型号(如 KV-8000 系列,需启用 Profinet 从站 / 主站功能)。
配置要点:
统一网段:机器人与 PLC 设置同一子网 IP(如机器人 192.168.1.10,PLC 192.168.1.20);
角色定义:通常 PLC 设为主站(Controller),机器人设为从站(Device),在基恩士 KV Studio 中添加 ABB 机器人的 GSDML 文件(从 ABB 官网下载);
数据映射:分配输入 / 输出(I/O)地址(如机器人 DI1 对应 PLC Q0.0,用于触发机器人启动;机器人 DO1 对应 PLC I0.0,反馈机器人就绪)。
2. EtherNet/IP 通信(兼容罗克韦尔生态)
硬件要求:
ABB 机器人:IRC5 控制器加装 EtherNet/IP 模块(如 EI800);
基恩士 PLC:支持 EtherNet/IP 的型号(如 KV-X 系列)。
配置要点:
在 ABB RobotStudio 中配置 EtherNet/IP 从站参数,设置设备 ID;
基恩士 KV Studio 中添加机器人为 EtherNet/IP 从站,映射 Process Data(过程数据)与 Explicit Message(显式消息,用于读写参数)。
3. I/O 硬接线(简单场景,无通信模块时)
适用场景:仅需简单信号交互(如启动、停止、报警)。
接线逻辑:
机器人数字输出(DO)→ PLC 数字输入(DI):反馈机器人状态(如 “运行中”“完成”);
PLC 数字输出(DO)→ 机器人数字输入(DI):控制机器人动作(如 “启动任务”“急停”);
注意:需统一电源电压(如 DC24V),并加中间继电器隔离强电干扰。
二、通信调试关键步骤
基础连通性验证:
用 Ping 命令测试机器人与 PLC 的网络连通性(机器人示教器 “系统→配置→通信” 中执行 Ping,或 PLC 侧用 KV Studio 的网络诊断工具);
I/O 信号测试:
PLC 侧强制输出(如 Q0.0 置 1),观察机器人示教器 “输入输出” 界面对应 DI 是否点亮;
机器人侧手动置位 DO(如 DO1=1),检查 PLC 侧对应 DI 状态;
功能联调:
编写 PLC 程序:触发信号(如按钮按下→PLC Q0.0=1)→ 机器人接收信号执行预设轨迹;
机器人程序:执行完成后置位 DO1=1→PLC 接收信号(I0.0=1)→ 触发下一个工序。
三、避坑要点
抗干扰措施:通信线缆采用 屏蔽双绞线(如 CAT6A),屏蔽层单端接地;远离伺服驱动器、变频器等强干扰源;
固件匹配:更新机器人 IRC5 控制器固件与 PLC 系统版本(如基恩士 KV Studio 需 V5.0 以上,避免协议兼容性问题);
故障排查:
通信中断:检查 IP 冲突、网线松动、模块电源;
信号延迟:Profinet/EtherNet/IP 中降低通信周期(如设为 10ms,需兼顾系统负载)。
四、工具支持
ABB 侧:RobotStudio(配置通信模块、编写控制程序)、示教器 “输入输出监控”;
基恩士侧:KV Studio(配置通信协议、监控 I/O 状态)、KV Logic Editor(编写 PLC 逻辑)。


